176 8188 6884

【青创专访】金鑫 不做风口的“猪”,也要飞起来

发布时间:2021-03-02

https://img3.epanshi.com/13589/news/bimg/603de57a2c593.jpg

“如果我没有做好自己的行业,我没有资格去追风。”

——金鑫

“眼见他辞职了,眼见他融资了,眼见他找员工,眼见他装修办公室,眼见他去见马云,眼见他去香港谈融资......”《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曾在一篇名为《人人都在谈创业见VC 我感觉北京已经疯了》的文章中描绘着这样一个争当“创客”的时代。
过去十年,是中国创业市场充分活跃的一段时间,创业圈比得上娱乐圈,一个一个的创业明星迅速崛起,又迎来迅速失败与跌落。

众创咖啡吧里聚集着办公的年轻创业者 图片来源/网络

2014年,刚从青海支教回来的戴威与四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ofo共享单车。据统计,在ofo宣布正式开启城市服务后不到两周内,日订单就超过150万单,成为当时中国史上第九家日订单量过百万的互联网平台。戴威成为资本眼中的“宠儿”,四年时间里,ofo融资总金额高达150亿元。2018年,随着市场、资本趋近冷静,共享单车迎来倒闭潮,ofo的境况每日聚下,多家公司因合同纠纷将ofo告上法庭。一时间,关于ofo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钱、拖欠员工工资、公司倒闭的新闻铺天盖地,一片唱衰声中,原本媒体笔下、投资人眼中果敢、意气风发的戴威被冠以“执拗”、“固执”的标签。
 
2009年,刚拿到MBA学位的陈欧获得天使投资人徐小平18万美金的投资,2010年创立化妆品团购网站“团美网”——“聚美优品”的前身,2014年,31岁的陈欧带着成立仅三年的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一时间,“创业男神”“海归高富帅”“创业偶像”等美好名词都被安在了他的身上。2015年,聚美优品被爆出售假,用户数开始以数十万的速度逐年递减。这些年里,昔日的“创业男神”变成了网友们口中的不踏实做生意、只会炒作自己出风头的“过气网红”,在媒体的笔下也成为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伤仲永”。
 
2006年,刚20岁出头的茅侃侃作为80后创业代表登上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节目播出之后媒体大肆报道,一夕之间茅侃侃成为80后创业的楷模和奋斗目标。然而,外界给予的光环没能让茅侃侃的创业之路顺风顺水下去。面对舆论的关注、公众的期待,连续失败的结果让这位年轻人患上了抑郁症,2018年1月,饱受压力及抑郁症困扰的茅侃侃选择离开了这个曾给予他辉煌与痛苦的世界。
 
舆论中的年轻创业者,在被“神化”和被“妖魔化”的漩涡中徘徊,他们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的创业者变成被社会追捧的偶像,密集的曝光和布道,各种机会和压力,以及藏在这些东西背后的陷阱,将他们甩进了风暴眼。

夜晚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创业青年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说过一句话:“创业三年的公司,93%会死掉,活下来的只有7%。”
 
上午大家还在办公室里憧憬着上市之后的场景,下午公司就因为没有新的融资进入而宣布解散,最后是在上海有着七套房的扫地阿姨出资拯救了公司。这样的段子屡见不鲜。
 
于是,越来越多迫切实现财务自由的年轻创业者盯上了所谓的“风口”,把“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作为人生信条,但风口变化莫测,稍不注意就会被蚕食甚至成为炮灰。
 
所以,我们今天讲的是一个不追风的人。
金鑫是一家传统农产品配送公司的CEO,今年27岁,在刚过去的2018年,他的公司杭州百菜园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年营业额高达5000多万元。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给杭州政企事业单位配送蔬菜、鲜肉、粮油等食材。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看上去似乎与年轻人格格不入的行业,金鑫告诉我们:“早在成立公司之前,家里就在做农产品配送的个体生意,为了让家里的生意发展更成熟,便注册了公司。另外,一心想着赚钱,食材是大家每天都不能缺少的东西,所以就认定了这行。”
 
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家里给的支持与搭好的基础。
早在2005年,还在上初中的金鑫就在同学中做起了倒卖手机的生意,从淘宝上买来再转手卖给班级同学,赚取中间几十块钱的差价。2009年,金鑫说服老师承包了学校的校服定制生意,暑假一个人到广州搜寻货源,靠校服生意赚了3000元。大学期间,金鑫在一家跆拳道馆兼职代课,还摆过地摊、倒卖过游戏装备。“总之,只要是我觉得可以赚钱的生意,我都做过。”金鑫开玩笑说:“可能我骨子里有做生意的基因。”因为一直有做生意赚的收入,从高中起金鑫就没找家里要过生活费。

金鑫带一行人参观西湖绿蔬菜基地 图片由采访者提供

成功也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天赋。“我现在每天基本只睡5个小时,早上5点多要去现场盯装车,其余时间就是谈客户、改标书、跑投标。G20的时候,食材的品质把控特别严,我每天亲自跟送,最忙的时候在车上呆了13个小时,累到头发都白了。”由于大多数生鲜食材都需要当日采购当日发货,金鑫说自己的睡眠从来都是不够的。
 
当被问到公司从成立到现在感觉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时,金鑫回答道:“公司的标书最开始只能做70页,现在已经做到400多页了。”
 
一边是被舆论和公众看重的热门赛道,一边是少有人关注的传统赛道。金鑫告诉我们,去年他的两位朋友去做共享扭蛋机和共享跑步机失败了。

而他自己的项目却是在稳步提升中发展。2016年,百菜园成为G20峰会指挥部的指定食材供应商,2017年,百菜园注册了自己商标“西湖绿”,2018年,百菜园年营收从刚成立时的500多万元增长到5000多万元。对于公司现在的发展状况,金鑫表示他是比较满意的,并坦言会在这条传统的赛道上继续向前。
 
在风云变幻的创业潮中,大多数人记住了雷军说的“只要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却不知道雷军还说过另外一段话:“说实话我觉得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事,都是阿猫阿狗干的,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选择创业。因为一旦选择创业,就选择了一个无比痛苦的人生,压力、困惑、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看不起,真正能走向成功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创业者都成了铺路石。”
 
“跟一些年轻创业者不一样,我很少参加创业大赛,也没有融资渠道,可能因为我是做农产品的,很难得到评委的青睐。但这样也好,至少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安心创业。”这是金鑫这类创业者的幸运。
 
但也有各种的不幸。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看到太多在“风口”上创业的年轻创业者成了媒体笔下的创业明星,从“风口”摔落下来后又变成媒体贬低讨伐的对象。
 
创业潮潮起潮落,潮水中涌动着希望、倔强、信心、执着,也掺杂着眼泪、不甘、挫败与失落。追风创业也好,传统创业也罢,对于年轻的创业者而言,无论是舆论的追捧还是贬低,都很容易摧垮他们的理智。当这些年轻人焦头烂额、摇摆不定之时,现实的压力、选择的困惑已经让他们很艰难,舆论不应当再去刻意评判、刻意引导。

一次创业演讲上,金鑫在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 图片由采访者提供

当问起如何看待舆论捧高科技型创业而不看好传统型创业时,金鑫的眼神里似乎有一丝不满飘过,但他马上又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笑着说道:“不管怎么说,传统行业是不能缺少的。舆论吹捧的‘风口’对有资源有家底的人来说,或许值得一追,但像我这种既追不上风又造不了风的人,还是安安心心耕好一亩三分地吧。我觉得不在风口上的‘猪’也是有机会飞起来的。”

创业维艰,做自己信的,信自己做的。剥开舆论的外衣,大家都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创业梦想打拼的平凡人。或许只有这样,年轻的创业者们才能在忍受质疑和辛苦的过程中,感受到创业带来的人生幸福。